近日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明确充分利用我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,推进肉牛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,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。《行动计划》明确我省目标任务,即实施“1373”工程,力争到2025年,全省牛饲养量达到1000万头,奶类产量达到300万吨,肉牛奶牛一产产值达到700亿元,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00亿元。

《行动计划》包括了总体要求、重点任务和目标、并且提出了相对的保障措施。不仅有详细的补贴标准,还有金融支持、有用地支持等实质性的支持措施。小编梳理了《行动计划》的主要内容以及补贴、支持情况,快来看看吧!
出台背景
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肉牛奶牛产业发展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“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”。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《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》《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要求加快牛羊产业发展,推进奶业振兴。今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酒业、奶业和药业。王凯省长也多次强调,要加快发展肉牛产业。
我省是肉牛传统养殖大省和新兴奶业大省,推进肉牛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突出。
一是秸秆资源优势。全省年产可饲用秸秆6500万吨,目前饲料化利用率仅22%,秸秆变肉换奶潜力巨大。
二是种质资源优势。拥有南阳牛、郏县红牛、夏南牛等地方品种,种牛冻精产能占全国三分之一,稳居全国首位。
三是屠宰加工优势。驻马店恒都、南阳科尔沁、周口邦杰年肉牛屠宰能力均达10万头以上,花花牛跻身中国奶业20强,伊利、蒙牛等知名乳企均在我省投资建厂。全省肉牛屠宰加工和乳制品加工能力均居全国前列。
四是地理位置优势。随着消费结构升级,牛肉和乳制品市场需求持续刚性增长。我省气候非常适宜肉牛奶牛生长,农民素有养殖传统,周边2小时经济圈拥有4亿消费人群,市场前景广阔。
鉴于此,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省应将发展肉牛奶牛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,围绕全产业链建设,扬优势、补短板,着力提高产业的质量、效益和竞争力,将我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肉牛奶牛产品生产加工基地,为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主要内容
《行动计划》共分为总体要求、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个部分。
总体要求上,明确了《行动计划》的指导思想,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聚焦秸秆变肉换奶、增加农民收入、消费结构升级,以实施肉牛奶牛产业发展十大行动为主要抓手,大力推进布局区域化、生产标准化、经营规模化、发展产业化、产品绿色化,将我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肉牛奶牛产品生产加工基地;明确了《行动计划》的五项基本原则,即坚持农牧循环、坚持规模养殖、坚持龙头带动、坚持链式发展、坚持联农带农;明确了《行动计划》的目标任务,即实施“1373”工程:力争到2025年,全省牛饲养量达到1000万头,奶类产量达到300万吨,肉牛奶牛一产产值达到700亿元,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00亿元。到2030年,肉牛奶牛现代化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建立,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全国领先。
重点任务上,明确了秸秆饲料化、现代种业提质、规模养殖提升、养殖大县培育、母牛扩群倍增、屠宰加工增效、龙头企业培优、防控能力建设、科技支撑创新、绿色发展清洁等十项行动,基本涵盖了肉牛奶牛产业发展全链条、各环节。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、突出问题、核心问题,每项行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,明晰了发展路径,力求精准施策、精准发力,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、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。
保障措施上,重点从组织领导、财政支持、金融支持、用地支持、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。
主要补贴内容
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向养牛大县倾斜,每年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资金总量不少于5000万元。
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,对收贮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的经营主体按照每吨不高于6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。
加快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,对新增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苜蓿种植基地,每亩一次性补贴不高于800元;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,对新增杂交构树种植基地,每亩一次性补贴800元。
支持国家级核心育种场、种公牛站发展,对核心育种场开展生产性能测定,按照每头肉用种牛不高于1000元、乳用种牛不高于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;对种公牛站开展后裔测定,按照每头肉用种公牛不高于6万元、乳用种公牛不高于1.2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。
对进口肉牛、奶牛育种胚胎分别按照每枚不高于3000元、不高于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。
加快高产奶牛核心群组建,对繁育符合条件母犊的规模奶牛场按照每头不高于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。
对新建标准化畜位肉牛500个以上、奶牛300个以上的养殖场,分别按照每个畜位不高于1000元、不高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,单场补贴不高于2000万元。
对养牛大县符合条件的肉牛基础母牛经营主体,按照每年每头投保基础母牛不高于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。
质量安全及食品产业相关内容
推进《河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》立法工作,将肉牛屠宰纳入定点管理范围。
扩大调理牛排、牛肉干等牛肉制品和巴氏奶、酸奶等低温奶生产,开发奶酪、功能性乳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。
创建一批以肉牛奶牛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、农业产业强镇,促进融合发展。持续开展国家级休闲观光牧场创建,鼓励规模养殖场开展养加销一体化经营。
引导企业改制升级,聚焦主业做精做强,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挂牌。
经批准可利用一般耕地、未利用地及低效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建设肉牛奶牛养殖设施。